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硕士11人。全日制本科生300余人。拥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汉史研究基地,建有汉代文物馆、钱币馆和汉代艺术雕刻馆;学院下设中国史、世界史二个教研室。
我们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学位提高与短期进修相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思想过硬、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师中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校教学名师10余人次。
历史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中国古代史是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七批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学术梯队、特色明显的学术方向。近年来,重点学科共完成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地厅级6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85篇。 学院注意凝练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品牌,汉文化研究的突出特色在全院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全院共承担地厅级以上项目19项,其中项目2项,省部级5项,地厅级1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史研究动态》介绍观点或摘录2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30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教材12部,获地厅级以上成果奖6项。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自1978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并设置了中文系始,就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老一辈教师从一开始就为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教学风范。
2000年学校升本以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开始了新发展,形成了更大规模的教学队伍和科研力量,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创新,明确树立本课程教学应将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既重视基础知识,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与要求学生动手创作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论文,尝试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将书本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幻灯等多种方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开创了“南阳作家作品”、“女性文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新方向,对本科生开展了“文学批评模式”和“论文写作”的教学培养工作。同时,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加强,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等课程。教学与科研互长,曹建玲、郑新在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成绩,徐亚东、杨珺等在现代文学批评与研究方面发表过有见地、高层次论文。
毛中特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高校政治理论课不断更新。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统一部署,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先后开设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革命史》。
1991年,我校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公共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周3学时,开1个学期。
1998年秋期,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名为《邓小平理论概论》,周3学时,开1个学期,当时任这门课的老师有5人,《邓小平理论概论》于1998年被评为校级课程。
2002年,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邓小平理论概论》改名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开设时间为1学期,周3学时,使用的是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统编教材。为了适应教材内容的变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们先后安排有关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并安排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7年,又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进行了课程整合,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了适应新的变化,我们派焦金波老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高级研修班,其它任课老师轮流到省教育厅指定的师资培训基地——河南大学接受了培训。现在,本课程开设时间为1学年,周3学时,共计108学时,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的教材和教参。作为现行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开设时间长,占用学时系数多的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现有该课程任课老师15人。2008年1月,《毛邓三概论》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毛中特概论》2009年1月被评为南阳师院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四个载体:一是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目前12位学生参与教师校级项目;二是汉画征文活动;三是以大学生挑战杯为平台,组织学生广泛参与,选派教师精心指导;近三届挑战杯我院共收到论文、调查报告90余篇,7名学生分获省级三等奖、奖。近年,学生在各报刊发表文章8篇,获各级各类奖励120余人次,其中省级奖励11项。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100%。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重点中学教学骨干。学生考研率平均为35%以上。